深圳繁华毒影:15 公斤大麻膏藏行李箱,621 公斤可卡因竟伪装木方!
深圳,繁华背后的毒影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国际化大都市,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创新的科技产业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追逐梦想。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无不展现着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毒品犯罪却如同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悄然滋生,给城市的和谐与安宁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物流体系,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毒品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毒品犯罪分子利用深圳的地理位置优势,将这里作为毒品的转运枢纽和销售市场,使得毒品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毒品犯罪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吸毒者一旦成瘾,往往难以自拔,不仅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精神萎靡,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盗窃、抢劫、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此外,毒品犯罪还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行李箱中的 “秘密”:国际邮件毒品案
邮件藏毒品图
在深圳海关繁忙的国际邮件查验现场,每天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在此流转。这里的海关关员们肩负着守护国门、打击各类违禁品走私的重任,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企图蒙混过关的犯罪分子展开着一场场无声的较量。
一天,深圳海关所属邮局海关关员在对一票寄自北美某国、从深圳转运到东南亚某国的过境邮件进行查验时,发现了异常情况。这票邮件申报的是添加剂,但 X 光机过机查验图像却显示出与常见添加剂截然不同的特征。画面中,纸箱里有三块较为集中的有机物,与普通生活物品的形态差异明显。凭借着长期积累的查验经验以及对各类毒品走私案例的深入了解,关员们怀疑这其中可能藏有猫腻,极有可能是毒品走私的新手段。
海关查验三科副科长张天紧盯着 X 光机图像,眉头微皱,神情专注。他指着屏幕上的图像向同事们分析道:“大家看,这里绿色的部分代表玻璃材质,而橙黄色的这些有机物呈现出膏体的特征,和我们之前查获的大麻制品十分相似。”
于是,关员们迅速对这票邮件进行开箱查验。当打开纸箱的那一刻,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只见纸箱里整齐排列着 10 个玻璃瓶,每个瓶子都被塑料袋包裹,外面还用不透明的纸层层缠绕,似乎在极力掩盖着什么。关员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其中一个玻璃瓶,里面是黄色的膏体,进一步取样进行毒品快速检测后,结果呈大麻阳性。经鉴定,这些玻璃瓶内的物品正是毒品大麻原植物提炼的大麻膏,总重约 15 公斤。
然而,海关关员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第二天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对一票从非洲某国寄往中国香港的行李箱进行查验时,X 光机图像显示出该行李箱的密度和颜色异常。尽管行李箱里装满了衣物,看似普通,但这并没有逃过关员们的 “火眼金睛”。
开箱检查后,关员们发现行李箱底部隐藏着一个黑色的夹层。夹层上方散落着一些白色粉末,闻起来有洗衣粉的气味,似乎是用来混淆视听的。而在夹层内部,是袋装的植物制品。经过现场快筛,这些植物制品被确认为大麻,总重 14.9 公斤。
几乎与此同时,海关关员在对另一票来自北美某国、经深圳转运至东南亚某国、申报为食品的邮件进行数据分析时,也发现了异常。从 X 光机图像上看,这个包裹的图像与常见的食品图像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呈现出晶体的特征。
当关员们打开两层纸箱后,发现里面有 8 个袋装物品,包装袋上印着英文,显示是军用食品。但当打开其中一袋时,却发现里面并非食品,而是大小不等的白色晶体状物品。经过取样检测,这些晶体被确认为冰毒,总净重 8.273 公斤,且纯度极高,按照邮件目的国的销售价格计算,价值折合人民币上千万元。
在这一系列案件的侦破过程中,深圳海关的关员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毒品犯罪分子的藏匿手段越来越隐蔽,他们利用各种伪装物品来掩盖毒品的真实面目,试图逃避海关的检查;另一方面,国际邮件数量庞大,要在海量的邮件中精准地发现这些隐藏着毒品的包裹,无疑是大海捞针。
但深圳海关的关员们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成功地破获了这些案件。他们熟练掌握 X 光机等先进设备的操作技巧,能够准确识别出各种异常图像;同时,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各类毒品走私案例的研究,提高对新型走私手段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跨国毒网:集装箱夹藏毒品大案
嫌疑人指认窝藏毒品图
在深圳盐田港,这里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每天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在此装卸、转运,码头一片繁忙景象。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货物运输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毒品走私活动。
2023 年 10 月初,深圳海关缉私局在深圳市公安禁毒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发现了一个极为狡猾的跨境走私贩毒团伙。这个团伙具有极强的反侦查能力,他们在正式实施毒品走私前,多次从境外向中国出口木方等普通货物,进行试探性运输,观察是否会被海关查验。在确认一段时间内货物运输未引起海关注意,认为安全后,才开始实施真正的毒品走私计划。
深圳海关缉私局迅速将该贩毒团伙列为重点目标,联合深圳海关风控部门,对相关线索展开深度风险分析和研判。通过大量的数据比对、情报梳理以及对该团伙过往运输行为的分析,终于锁定了一个从美洲申报入境的整集装箱木方,其存在重大嫌疑。
当这个集装箱到达深圳盐田港码头监管区后,海关查验工作随即展开。先进的机器设备对集装箱进行扫描,图像显示出多处异常。同时,辅助检查的缉毒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接近该集装箱时,缉毒犬表现出异常兴奋状态,这进一步证实了海关人员的怀疑。
缉私警察会同海关关员小心翼翼地打开集装箱,仔细检查里面的木方。这些木方大小均匀、长度一致、组装紧密,乍一看与普通木料并无不同,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海关人员还是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异。经过仔细甄别,最终在 3 个集装箱中成功锁定了 13 个藏有毒品的木方。
这些木方内部被巧妙地切割掏空,夹藏着大量包装完好的块状物。经鉴定,这些块状物均为可卡因,总重量达 621 公斤,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案情重大!
深圳海关缉私局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果,他们深知要彻底摧毁这个贩毒网络,必须将所有涉案人员一网打尽。通过进一步研判,发现该批货物的最终目的地为香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圳海关缉私局立即将上述情况经海关总署缉私局和广东分署缉私局通报至香港海关。
深港两地海关迅速行动起来,双方对收货人等相关信息进行仔细对碰和分析,共同制定抓捕计划。最终,香港海关在当地成功抓获 2 名港籍犯罪嫌疑人,初步斩断了这条毒品走私链的关键一环。
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结束。深圳海关缉私局联合香港海关继续循线追击,对案件进行深挖扩线。经过长达数月的艰苦侦查,终于在 2024 年 5 月,在香港某仓库再次查获冰毒 264 公斤。同时,乘胜追击,将该走私贩毒团伙剩余 2 名成员抓捕归案。至此,这个跨国毒品走私渠道被彻底斩断,一场惊心动魄的跨境缉毒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这次行动中,深圳海关缉私局与香港海关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圳海关凭借先进的查验设备、专业的缉毒犬以及深入的风险分析能力,成功发现并查获了隐藏在集装箱木方中的毒品;香港海关则利用其在当地的执法资源和情报网络,顺利实施抓捕行动,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这次案件的侦破,不仅彰显了深港两地海关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也为国际间的禁毒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向世人表明,无论毒品犯罪分子多么狡猾,隐藏得多么深,只要各国、各地区执法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够将他们的罪恶行径揭露出来,给予严厉打击,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毒品无处遁形 。
检查毒品试剂图
新型毒品之殇:依托咪酯电子烟弹案

检查毒品试剂图
在深圳,随着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毒品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但新型毒品却如幽灵般悄然出现,以更加隐蔽、迷惑的方式侵蚀着人们的生活。依托咪酯电子烟弹案件便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案例,它揭示了新型毒品犯罪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023 年 11 月的一天,在深圳生活的陈某(另案处理)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欲望。在毒品圈子里听闻依托咪酯电子烟弹能带来独特的 “上头” 体验后,他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身处外地的许某。在聊天中,陈某急切地表达了自己想要购买 100 个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电子烟弹的想法,并与许某约定好在深圳市某指定地点进行交易。
许某深知这是一条违法的道路,但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他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交易,许某找到了伍某,承诺给他一笔报酬,让他帮忙开车运送电子烟弹。伍某起初有些犹豫,毕竟他也知道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但在许某的再三劝说和金钱的诱惑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当晚,许某和伍某怀着忐忑的心情,驾车从外地驶向深圳。一路上,他们的心情十分复杂,既担心被警方发现,又期待着这次交易能带来丰厚的收益。到达约定地点后,陈某早已在那里等候。双方迅速完成了交易,陈某将现金交给许某,许某则把 100 个电子烟弹交给了陈某。
然而,他们的违法行为并没有逃过警方的眼睛。同年 12 月,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陈某有吸食依托咪酯电子烟的嫌疑。经过缜密的侦查和部署,警方迅速将陈某传唤到案,并在他的住处查获了剩余的 88 个电子烟弹。面对警方的询问,陈某起初还试图抵赖,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最终不得不承认了自己购买和吸食依托咪酯电子烟弹的事实。
2024 年 4 月,许某并没有因为陈某的被抓而收敛自己的行为。他再次向另一买家销售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电子烟弹。这一次,警方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在交易过程中,许某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此时的许某,脸上充满了绝望和悔恨,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5 月,伍某在得知许某被抓后,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最终决定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在自首时,伍某如实供述了自己和许某一起贩卖、运输电子烟弹的经过。
案件被移送至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以许某、伍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提起公诉。在法庭上,两名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他们的辩护律师提出,查获的电子烟弹中依托咪酯的含量仅为 10.8%,全部烟油净重 100.98 克,折算后依托咪酯实际重量仅为 10.91 克,应按折算后的重量量刑。
然而,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许某、伍某明知依托咪酯是毒品,仍故意贩卖、运输,数量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本案中,毒品为依托咪酯,烟弹烟油是其主要的呈现形式和载体,依托咪酯成分经检测达到 10.8%,公诉机关以查获的毒品总量进行计算,并无不当。
考虑到许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伍某在共同犯罪中居次要地位,起辅助作用,是从犯,应依法减轻处罚。同时,综合考虑许某的累犯、毒品再犯、认罪认罚等情节,法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许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考虑到伍某有自首、坦白、认罪认罚等情节,法院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伍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
依托咪酯原本是一种在医学上用于静脉全麻诱导或麻醉辅助的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活性 。但近年来,不法分子却将其作为毒品替代品,滥用添加到香烟烟丝中或者勾兑到电子烟油内,制作成烟弹,伪装成 “上头电子烟” 进行售卖。这种新型毒品的危害极大,初吸时会让人出现头晕、站立不稳、东倒西歪等类似醉酒后的状态;大剂量吸食后,会出现脾气暴躁,引起呼吸暂停等状况;长期大剂量使用,极易导致死亡。而且,依托咪酯电子烟弹的伪装性和迷惑性很强,尤其是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往往因为好奇心和追求刺激而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2023 年 9 月 6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将依托咪酯(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含依托咪酯的药品制剂除外)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非法吸食依托咪酯就是吸毒,非法贩卖依托咪酯就是贩毒,非法持有依托咪酯就是非法持有毒品罪。法律的明确规定,为打击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
正文到此结束
- 本文标签: 法律适用 案例分析
- 本文链接: http://www.hejicheng.cn/article/19902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深圳何继成律师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