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晚会大揭秘!这些行业黑幕竟如此触目惊心
编者按: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聚焦 “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 主题,披露了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二次销售,一次性内裤货不对板,保水虾仁增重、啄木鸟乱修、电子签 “高利贷”、个人信息泄露、智能机器人骚扰电话、手机抽奖诈骗、“非标” 电缆等诸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1.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二次销售
涉事企业: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
涉事产品:纸尿裤、卫生巾
涉事品牌:好之、麦酷酷、自由点、米菲、Babycare、全棉时代、苏菲、嫚熙和中亿孕婴
违法行为:公司主要业务不是生产纸尿裤和卫生巾,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废品回收,即专门从纸尿裤和卫生巾生产厂家购买生产线上不要的残次品、下脚料等生产垃圾。
国内多家正规卫生巾生产企业的生产线上,淘汰处理的不合格产品。希希纸制品公司私下买通了正规企业的员工,把原本企业应该切碎的不合格卫生巾、纸尿裤,不经过切碎的工序,私下偷偷卖给了希希纸制品公司。这家名为希希的纸制品厂,以260元到1400元一吨的价格,收购了这些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从淘汰处理的不合格产品中,再挑出形状完整且没有明显污渍和破损的,再包装售卖。倒手销售的价格能到到七八千元一吨。最终销售的渠道包括一些电商平台。
2.一次性内裤、床品、浴巾“爆雷”
涉事企业:商丘市虞城县多家生产厂家,像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博威服饰有限公司、医笙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涉事产品:一次性内裤、床品、浴巾
涉事代工品牌:“初医生”一次性内衣、“贝姿妍”一次性内裤和“浪莎”一次性内裤
违法行为:多家一次性产品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暴利,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在一些型号的一次性内裤上,企业直接写上“纯棉”,严重“货不对板”,但凡材质是涤纶的一次性内裤,统统都不需要进行杀菌消毒,这些行为严重违法。
3.保水虾仁1斤虾仁7两冰
涉事企业:尚方舟的食品公司、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公司、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宝辉水产有限公司
涉事产品:虾仁
按照国家的规范,一定量添加保水剂,本意是为了改良虾仁口感、保持水分,增加保质期。但保水剂的规定到了部分企业的手上,却有了其他的用途,首先就是——增重。
记者与多家水产加工企业的接触中了解到,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保水剂的添加,已经成了他们一个增加产品重量、强化虾仁口感的挣钱法宝。同时,走访过程中,多家企业告诉记者,尽管虾仁在加工时添加了保水剂磷酸盐,但他们的成品外包装上,并不作标注,成分表仅标明虾仁和水。
4.啄木鸟乱修现象
涉事企业:啄木鸟
“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接到大量消费者对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于维修平台掌握着客源渠道,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没有平台,师傅们几乎接不到维修单,因此,每一次师傅们接到平台派发的维修单后,就必须按照平台的要求,想尽办法多收费。这笔钱,维修平台都要分走大部分。因此,在这样的分配机制下,维修师傅们如果不隐瞒实际情况漫天收费,就根本挣不到钱,甚至还会因为业绩差,最终丢掉这份工作。
5.电子签“高利贷”
涉事企业:借贷宝、人人信
在眼下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里,密密麻麻的留言映入眼帘,粗略一数,竟有几千条之多,而仔细翻看就会发现,这些留言中都在反复出现一个高频词——“电子签”。不仅是短视频平台,在其他网络社交媒体上,大量相似的借款成功案例、求借款留言一股脑儿地涌现出来。
涉及的借贷宝及人人信等借贷平台提供的放任自由的为借贷双方提供借条,欠条等服务,这样设计的商业模式,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借钱人的手续费,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任。
6.获客软件,个人信息“黑洞”
涉事企业:云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绿信科技有限公司、企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启科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行为:近一年的时间里,在互联网平台上出现了很多“精准获客”的商业广告。这些商家声称他们研发了一款全新的大数据获客软件,可以为商家精准获取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方便商家拨打电话推广自己的业务和产品。
获客软件,都是使用了爬虫技术,嵌入到各大知名互联网平台上,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任何人只要购买了这种偷数据信息的软件,可以随意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偷取数据。
7.智能机器人骚扰电话
涉事企业: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优音通信有限公司、沃创云科技有限公司、合众易联科技有限公司、淘金你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所谓“外呼”业务的广告,这些外呼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帮助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自己的营销电话,市场上俗称“电销”。这些外呼公司打着“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等旗号,招揽生意,甚至还宣称可以通过AI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
看似有着严格监管的电话销售行业,在采访中却被外呼公司利用各种手段,一一化解。利用获客软件偷取消费者电话号码,虚拟运营商有大量的“小号”,再加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所谓的科技加持,市场上外呼公司的电话销售产业链条,就这样快速形成。
8.手机抽奖“疯狂敛财”
涉事企业:诺诺网、兑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晶珊运予通讯运营商、兑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诺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在网络上留意到,有关手机抽奖引发消费陷阱的投诉接连不断。在这些投诉里,“虚假抽奖”“虚假宣传”乃至“诈骗”等词汇高频出现。
在广告公司的包装下、法务“合规”的掩护下,明知诱导甚至涉嫌诈骗的互动广告出现在了消费者的手机上。这些广告利用消费者疏忽与侥幸心理,让商家获利,消费者权益受损,维权艰难。
9.“非标”电缆
涉事企业:贵阳金石五金机电城、南佳电线电缆批发店、安顺市金明阳电线电缆公司、润雄电缆集团、耐朗电缆有限公司
贵阳的金石五金机电城,南宁的科德国际五金市场等华南规模较大的五金批发市场,卖的线缆有“非标”(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的电线电缆)和“国标”线缆,价格差异很大。
根据国家标准GB/T 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的要求,成品电线线缆线体要标明厂名、品牌、规格型号等,方便用户识别和保障安全。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在国内重大火灾的案例中,因线缆引发的火灾占50%以上,居各类火灾之首,全国近十年来发生因电缆着火蔓延成灾的重大事故逾百起,累计烧毁电缆32万多米,恢复重建工作耗资大、费时长,仅供电量的损失就达100多亿元。
信息来源:央视财经等
- 本文标签: 产品质量 合同纠纷
- 本文链接: http://www.hejicheng.cn/article/19923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深圳何继成律师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