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发生原因及仲裁辩论要素
【导读】本案例为何继成律师代理的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欠款纠纷,其特别之处是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了到住建局备案生效条件,而双方没有去备案,在合同履行部分后,发包人没有付款给承包方,为此,承包方向深圳仲裁委提起仲裁,前后历经近一年,何继成律师为承包人实现了工程造价4861542 元及利息的合法权益。本纠纷之所以产生,主要原因是双方签订的合同不够严谨、规范和具体明确,需要引起合同签订者高度重视,这是撰写本文的目的。
一、附条件生效的合同性质
本案中的《合同》采用了附条件生效的模式,具体表述为 “发包人和承包人约定自双方签字盖章后成立,并送深圳某某区建设局备案后本合同生效” 。这种附条件生效的合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它赋予了合同双方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约定特定的条件来决定合同的生效时间。然而,这种模式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一旦条件无法成就,合同就可能陷入未生效的状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从本案的实际情况来看,“合同备案情况、经办人、备案机构(盖章)” 均为空白,这清楚地表明本合同未经 “备案”,也就意味着合同生效的条件未成就,所以《合同》未生效。这一结果看似简单明了,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法律意义。在法律层面上,附条件生效的合同只有在条件成就时才会产生法律效力,这是对合同双方意思自治的尊重和保护。如果条件未成就,合同就不能对双方产生约束力,双方也就无需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这就提醒我们,在签订附条件生效的合同时,一定要谨慎约定条件,并密切关注条件的成就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二、仲裁协议:合同之外的独立 “守护者”
尽管《合同》未生效,但这并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合同成立后未生效或者被撤销的,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适用仲裁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 而《仲裁法》第十九条明确指出:“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这就意味着,仲裁协议就像合同之外的一位独立 “守护者”,它的效力不受合同其他条款的影响,即使合同未生效、被撤销或者无效,仲裁协议依然有效。
本案中,《合同》通用条款 36.1 对解决争议的方式进行了约定:“双方约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争议时:由建设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时采取下列第 1 种方式解决:深圳仲裁委员会”。这一约定清晰地表明了双方将争议提交深圳仲裁委员会解决的意愿,并且该仲裁协议独立存在,不受合同未生效的影响。因此,深圳仲裁委员会具有管辖权。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原则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争议解决途径,即使合同出现各种问题,当事人依然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从而避免了因合同效力问题而导致争议无法解决的困境。
三、合同未生效时的法律适用:已实施与未履行行为的不同准则
当合同未生效时,法律适用就变得尤为关键。在本案中,对于受《合同》指引实施和完成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应当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是因为,虽然合同未生效,但双方在合同的指引下已经实施了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并且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了维护交易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应当对这些行为予以认可和保护。
而对于没有履行的行为,则直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履行。这是因为合同未生效,合同中关于这些未履行行为的约定对双方不具有约束力,所以只能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在工程价款的支付、工程质量的验收等方面,如果合同未生效,就需要依据《民法典》《建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来进行处理。这种法律适用的规则既体现了法律对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又保障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确保了在合同未生效的情况下,双方的合法权益依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四、工程造价确定:数字背后的博弈
工程造价的确定,犹如一场激烈的数字博弈,每一个数据都可能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在本案中,工程造价的确定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和证据。
工程结算书:关键证据的权威性
本案中,《工程结算书》成为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证据。这份结算书由发包方项目部负责人对工程量进行签字确认,这一行为表明发包方对工程量的认可。同时,负责人还同意监理单位审核意见,进一步增强了结算书的可信度。更为重要的是,该结算书由深圳市某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依法作出,该公司作为专业的工程咨询机构,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能力,其出具的结算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结算书的编制和审核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作。编制过程需要依据工程合同、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变更记录等大量的资料,对工程建设的材料、工程量、单位工程价格等进行详细的核对和计算。审核过程则需要对结算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审查,包括工程量的准确性、计价依据的合理性、费用计算的正确性等方面。只有经过严格的编制和审核程序,才能确保工程结算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案中的《工程结算书》经过了多道程序的把关,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因此可以作为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五、总结与启示
在这场工程款仲裁的风云变幻中,我们见证了诸多关键要点的激烈碰撞与深刻交织。
签订明确规范的合同堪称预防纠纷的 “黄金法则”。一份详尽、严谨的合同,应当对工程价款、付款方式、工程质量、工期、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进行清晰明确的约定,避免模糊不清和歧义的产生。它不仅是双方合作的基石,更是在纠纷发生时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纠纷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双方的共赢。
- 本文标签: 民商合同 案例分析
- 本文链接: http://www.hejicheng.cn/article/19969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深圳何继成律师原创发布,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许可协议授权